白江口海战相关内容

在白江口之战中,占据优势的倭军,最后为何却被唐军大败?

中日两国的恩怨并不是从近代史才开始的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在明朝时期就有日本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,屠杀中国平民百姓无恶不作,后来被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多消灭,还了百姓一个太平。但是早在唐王朝时期,中日两国就曾发生过一次摩擦,只不过最终结果以日本惨败而结束的。

在唐王朝同时早年期间,当时的日本统帅率领着全国上下的精锐,气势汹汹的向唐王朝发起进攻。却不料,被当时的一个无名小子所打败。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、日“白江口之战”。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海战,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日军惨败的呢?

首先,军队的素质差别很大。当时的唐王朝经历了20年的贞观之治,先后北逐突厥、西讨高昌,正是国势鼎盛,军队强盛之际。反观日本,当时刚刚经历过“大化改新”,刚刚迈入“律令国家”的行列,甲兵装备都还在初级阶段。因此,虽然倭军在数量上碾压唐军,可唐军无论单兵素质,还是战船的质量上都“反碾压”倭军。其次,就是统领的战略失误。当然,我们都知道军队的素质与质量并不能代表一切,有时只要战术周密、指挥得当,还是可以以弱胜强的,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次一以少胜多的战役。但是,当时的日本主帅看了看对面唐军区区两百艘战船,就有点狂妄自大,有点轻敌的意思。整个军队,从将军到统帅都是骄傲子满的,战争的失败就不可避免了。

白江口一战成就了刘仁轨大唐一代名将的威名。一场战争,保护的中国大陆几百年的和平。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化,我等中华儿女,需要继承刘仁轨的这种精神,不畏强敌,英勇向前。

...

21952

白江口之战, 日军为什么败给了唐朝军队?

中日两国一衣带水,相隔不远,难免会产生摩擦碰撞,笔者细数一下,历史上两国一共发生过5次正面战争,分别是唐朝与日本的白江口之战,元朝与日本的文永、弘安之战,明朝的抗倭战争,以及近代的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。

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大唐帝国与日本的白江口之战,此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(倭军4万2千,有战船1000余艘,唐军1万3000,战船170艘)。

白江口之战

唐朝初年,朝鲜半岛正处于前三国时期(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)的末尾,百济、新罗、高句丽三国鼎足而立,纷争挞伐。其中,高句丽名声最大,军力最强,对中央王朝一直是时降时叛,时慕时倨,双方曾发生多次摩擦,隋炀帝就曾征讨过高句丽。后来中原地区唐建隋灭,而高句丽内部也发生政变,东部大人盖苏文杀大臣一百多人,并入宫把高句丽王高建武也宰掉,于是,唐朝的打城门就劝唐太宗讨伐其弑主之罪,其后,太宗皇帝数次讨伐高句丽,起初连战连捷,但最终因天气原因作罢。

公元648年,太宗本准备集三十万大军,以长孙无忌为大总管,一举击灭高句丽,不料,因太宗病逝而作罢。

唐太宗影视剧形象

公元655年(唐高宗统治期内),新罗国(前文提到朝鲜半岛三国之一)向唐廷告状,说高句丽、百济、??连兵,攻取新罗三十多城。唐廷下诏劝和,不听。作为帝国仲裁者,唐廷于660年诏派左卫大将军苏定方等人率兵攻讨。

此次战役,唐朝大胜,灭亡百济,大军班师回京,留下郎将刘仁愿率数在千唐兵留守百济城,并派左卫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,赴任半途,王文度病死,诏以刘仁轨代之。

说到这里,很多朋友估计比较疑惑,这说的是唐朝与朝鲜半岛啊,和日本有什么关系呢?

唐高宗影视剧形象

原来,百济王扶余义慈的堂弟扶余福信本来已经降服唐军,待他看到唐军主力回国,萌生贼心,聚百济旧民造反。不久百济“西部皆应”,纷纷据城造反,支持扶余丰。众军相聚,反而把唐军刘仁愿的留守军团团包围于百济城,不仅这样,他们还派使者想当时日本的大和朝廷求援,而当时的日本天皇则毫不犹豫的答应了。

白江口之战

刘仁愿的留守军被围,唐廷派大将刘仁轨救援,此时,唐帝国的军队与日本军队就要正面相遇了。

公元663年8月,刘仁轨水军率先行至白江口。很快,倭国水军四百余艘也绵延驶至。宽阔水面上,唐、倭两路水军对峙。

白江口战役局势

海上大败,百济、倭奴陆军也抗不住唐军和新罗军队的合击,被杀得人仰马翻。当时,倭人好像还没养成临败自己用刀掏肚子的习惯,一系列小矬个子军将,通通跪伏于泥淖之中,听凭唐军发落。就这样,几万倭奴军死的死、伤的伤,降的降,跑的跑。

古代画册中的倭寇形象

白江口之战是短暂的,而其带来的影响却深刻改变了东北亚局势。

对大唐方面,联合新罗灭亡东北亚小霸王高句丽,将辽东地区纳入国家统治,维护了大唐在东方的霸权。

对日本方面,日本国力大损,各地豪族怨声载道,大和朝廷大力推进律令制改革,并大量派遣遣唐使到大唐学习。唐风在日本生根发芽,日本终于迎来了“唐风文化时代”。

画册中的日本遣唐使
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大唐帝国军队的制胜法宝之一便是弓箭和唐横刀,唐军强弓硬弩的威力自然不必多说,而当唐朝将士与日本武士近距离厮杀时,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横刀。

现代工艺复原的唐横刀

据史料记载,这种集汉族人民智慧与技艺的名刀,源自于汉代环首刀,采用当时最先进的钢包铁工艺和分段淬火技术打造,其刀刃的锋利度和刀身的柔韧性是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。而唐横刀造价亦是十分昂贵,据说,一把上等唐横刀的造价为一名七品官员半个月的俸禄。

现代工艺复原的唐横刀

在大唐帝国的规制中,大将领兵最多是两万名士兵,普通将军最多是一万两千五百名士兵,而在这一万两千五百人中,必须配备一万把横刀,这种杀人利器也就成了唐军的标配武器,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军事力量的强大,当然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大唐帝国经济实力的强大。

...

4354

关于白江口之战

9001

穿越千年时空,扫描中日第一场战争,白江口海战结局及其历史意义呢?

中国虽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,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大陆型的国家,在海上的行为也仅限于贸易或者张扬天朝皇恩,在陆上可以有丝绸之路远达欧洲,而海上的贸易一般只限于南海周边,同样也着重于宣扬国威皇恩。海上贸易和陆上贸易的显著不同之处,在于陆上有扩张的本能与需求,海上却几无领土扩张。

因此,历数中国历史上的那些著名的对外海战,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近海打的保卫战,仅有的元朝攻打日本的海战,也以元朝水师的失败而终结。

我们今天要说的,是1300年前,在公元663年8月发生的唐朝、新罗联军与倭国(此时日本还不叫日本,叫倭国)、百济联军于白江口(今韩国锦江入海口)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海战。

这场海战,既是唐朝与日本发生的海战,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与日本之间的海战,同样也是狙击日本人对大陆的扩张之战。

此战有两个意义,一个是维护了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宗主国地位,另一个就是打出了国威,令日本在此后近千年的时间里未敢再次染指中国和朝鲜半岛。

百济之战

不过,仅有前面两个历史意义还有点单薄,我认为此战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,让日本人学会了如何以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虚心来向强者学习,以长期的隐忍来掩盖自己野心的忍者功夫,一旦时机成熟,它就会露出锋利的獠牙去吞噬那个自己曾经的老师。

历史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,可惜的是,古代人已经看不到这一点,今人却受尽了苦难。

不再感叹历史,我们把目光回到本文的主题,白江口之战上来。

白江口之战的起因

简单地说,当时的朝鲜半岛还是三国争霸时期,以高句丽和百济为一方,联合起来对付新罗,但新罗是唐朝的藩属国,大哥自然不会看着小弟被欺负。于是乎,唐高宗显庆五年(660年),唐朝大将苏定方率十万水陆唐军与新罗联军大破百济,肢解百济为五都,设置熊津、马韩、东明、金连、德安五都督府,并置带方州。

百济被灭以后,残余的王室成员便向远在大海的东瀛日本求救。这个百济为什么会向日本求救呢?这里面是有原因的,百济和日本一直算是盟友亲善关系,双方从王族到民间,通婚与贸易来往非常密切,甚至日本天皇都有百济血统。这次百济被灭后,残余就把此前在日本作为人质的王子扶余丰接回残留的据点,续立为百济王,同时请求日本派兵帮助复国。

...

13671

各个人种的平均智商是多少?

18364

世界上哪个人种或民族的人智商最高?

858